中药材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黄芩炮制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于留荣,李吉来

    本文论述中药黄芩的传统炮制方法及其历史沿革;研究了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生黄芩、洒黄芩、黄芩炭等不同炮制饮片中黄芩甙的含量,并对黄芩各种炮制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桔梗与丝石竹的紫外法鉴别

    陈波

    <正>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我国某些地区曾误收误用石竹科植物丝石竹(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的根充桔梗药用,潍坊市最近也曾发现有误将丝石竹充桔梗卖者。桔梗与去外皮的丝石竹外形极为相似,本文用紫外法对两者进行鉴别。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注意猞猁伪造的豹骨

    孟燕

    <正> 豹骨为猫科动物金钱豹(Panthera PardusL.)的骨骼。同科动物雪豹(P.uncia S.)、云豹(Neofelis nebulosa G.)的骨骼现也作豹骨入药,由于豹骨价格昂贵,货源紧缺,常有伪品出现。其中同科的猞猁(Felis lynx L.)骨与正品雪豹骨很相似,所以最近发现有将猞猁骨加工伪造成雪豹骨。正品牙齿为30个,尾巴较长,爪毛上有斑点;猞猁牙齿为28个,尾巴较短,爪毛上无斑点。然而伪造者却在猞猁上齿两旁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蛇药种类整理

    杨七斤

    <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亚热带山区,毒蛇较多,时有伤人。民间应用民族药治疗毒蛇咬伤有悠久历史,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中草药资源普查中,笔者将当地用于治疗蛇伤的草药种类进行整理,列表如下。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冷水七的生药研究

    万定荣,李安娟,冯海龙

    风仙花科植物冷水七Impatiens pritzellii var.hupehensis的根茎为鄂西著名的一种民族药。本文首次详细记载了其植物形态及地理分布,对药材性状,组织及粉末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滇产辛夷、厚朴花的品种调查

    周光春,贾敏如

    通过调查与鉴定确认滇产辛夷3种、厚朴花3种在供药用;查明了两者药用的主流品种:辛夷是滇藏木兰Magnolia campbellii Hook.f.et Thorns.,厚朴花是山玉兰M.delavayi Franeh.;列检索表比较了各原植物的特征。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覆盆子及其混淆品绵果悬钩子

    张保国

    <正> 覆盆子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近年来,河南开封地区有些地方所用覆盆子与正品有异,经鉴定为同科植物绵果悬钩子(又称毛柱悬钩子或毛柱莓)Rubus lasiostylus Focke.的果实。为防止与正品药材混淆,笔者对其进行了比较鉴别。一、药材性状比较1.覆盆子为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扁圆锥形,半球形或类球形。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高5~13mm,直径5~12mm。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短绒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车前子与荆芥子的鉴别

    王其新

    <正> 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至今未见有伪品报道。近来,我们在药品质量大检查中,发现一种车前子伪品,其外观性状与车前子十分相似,经鉴定是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enth.)Briq.)的果实。鉴于荆芥药用全草或果穗,果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本草研究专著《本草学》已出版

    陈建国

    <正> 由已故著名本草学家黄胜白和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陈重明合著的本草研究专著《本草学》已由南京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本草发展简史,系统扼要地介绍了我国本草学发展的历史,对我国重要的本草著作的内容以及在我国药学史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作了探讨。第二部分对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川产羌活的来源和药材性状调查

    顾哲明,赵显国,及元乔

    经野外采集、商品和药材性状调查,川产羌活主要来源于裂叶羌活N.incisum Ting ex Chang.。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羌王五种商品均为其地下部份,仅因部位不同或生境不同而有某些性状差异。宽叶羌活N.franchetii de Boiss.的地下部份在四川一般不作羌活药用。裂叶羌活的地下部份挥发油含量较高,可达2.6%,与古本草记载羌活“芳香浓郁”一致;而宽叶羌活的地下部份挥发油含量较低,在0.7%以下,香气弱,且带浊气。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五味子的本草考证

    汤国华,何铸

    <正> 从历代有关文献和本草著作来看(公元前500至公元1500年左右),五味子分布达10省之多。而近代研究五味子属植物,国内记载约2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国家药典85年版,仅收载了两种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入药。这远远不能反映五味子入药的实际种类和分布。根据本草考证和现代药理证实,建议分别收载北五味子和西五味子入药,确保用药的准确。五味子历史异名记载的书籍如下: (?)(音味)、荎(?)(音持除),记载于《尔雅》。玄及或元及《吴普本草》。会及《广雅》。五味子《神农本草经》。而南、北五味子之分是在《本草纲目》才明确指出。北五味子自然是按药材产地道路所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对银翘散制成丸剂的看法及剂改设想

    陈泽华,龙美宏

    <正> 银翘散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不少药厂将其制成丸剂,名为银翘解毒丸,供临床使用。从服用方面看,对患者是方便的,但就临床效果看,常遇到药证相符,而疗效欠佳的情况。追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剂型选择不当,药物剂量不足所致,为避此弊端,银翘解毒丸实有剂改的必要。银翘散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症。其药效应能快速解表,清热,祛除病邪,使病邪随药而解为优。正如宋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浅析中药处方实付与药典的偏离

    何昌善

    <正> 正确地调配处方,是保证疗效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国内各医药商店和中药房对中药处方的实付尚无严格的统一规范。因此,对同一处方中药的实付也就很不一致。本文将对各地的中药处方实付与七七年版和八五年版中国药典进行对照,分析与药典规定不相符合的几类实付方式。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大黄根茎中的细菌胶原酶抑制剂

    周宏晖

    <正> 胶原酶是一种能将自身胶原降解为3/4和1/4两特征性片段的金属蛋白酶,在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和组织破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zel等已报道白细胞介素1(IL-1)会刺激类风湿性滑液细胞胶原酶和前列腺素的产生。他们提出IL-1可能在巨噬细胞介导的滑液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激活过程中起作用,而滑液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相联系的免疫应答。最近据报道四环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县药材(医药)公司药材生产收购工作的探索体会

    朱晏鸣

    <正> 在药材系统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药材生产收购工作如何适应7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自1984年始,在县医药公司进行了为时四年的探索,现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一、做法1.改管理型为经营型。原有的股(组)工作均根据上级计划为指导,实际生产又不按计划去做好,很大程度带有盲目性。经济体制改革中,这一形式的弊端显露出来,诸多药材积压,滞销,造成贬值,因而试验性地提出了改为生产经营型,药材自主对外经销。经过业务联系,了解市场需求,为调整生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菟丝子不同炮制品浸出物比较

    王寿希,王秀萍

    <正>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质地坚硬,难于破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因为历代菟丝子入煎剂都需进行不同方法的炮制,有清炒、酒炒、制饼等。并有详尽的记载:《本草从新》有“菟丝子若入煎剂,微炒研破”论述;《宋代医方三种》有“酒浸两宿,炒令半干,捣成饼,焙。”的记载。而现在有的文献记载菟丝子生用或捣碎作饼用。所以近年来中医临床上多用其生品,炮制入药者不多。且各地炮制不统一,有清炒、酒炒、盐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贮存时期对益母草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董元伟,徐履琴

    <正> 益母草为常用中药。在起草85年版药典益母草含量测定过程中,发现存放时间久的益母草含量普遍低,因此为了考察存放时间对益母草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我们采集了叶茂未开花和叶茂盛花期的益母草,对贮存不同条件和时间的益母草中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报道于后。一、实验材料与仪器我们于84年5月中旬和6月中旬在武汉市郊(岱家山)采集未花期和盛花期的益母草,分别烘干和晒干,然后将两个不同采集期的益母草分为二组,分别在干燥器和纸袋中存放,经过一年、二年、三年后进行含量测定。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山茱萸果实成分的研究

    尚遂存,郑培根,武雪芬,刘全泰

    预试和TLC对照表明,山茱萸果核和果肉含有类似的成分。从核中分离到了七种单体成分,其中五种分别被鉴定为白桦脂酸、熊果酸、β-谷甾醇、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其余是石腊烃、羰基化合物等。白桦脂酸、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甲酣系首次从该果实中分离得到。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1 ]
  • 草麻黄挥发油成分的鉴定

    贾元印,孙公军,刘建华,董福美,程传格

    本文应用GC-MS联用仪分析草麻黄挥发油成分,从中鉴定出32个化合物,占总分离组份的79.63%。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材中的多种元素(简报)

    余煜棉,卢庆沙,李水生,李辅强,蔡兴本

    <正> 本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了近九十种常用的补益、解表、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止咳化痰等中药材的十二种元素。一、材料与仪器材料广东首乌采自广东省德庆县,春砂仁采自广东阳春县,其余均是市售(广州)商品。对采集时间、地点和部位,炮制方法未作特定要求。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SP1900型(英国),锶、铬、钴、镍、锰、铜、锌、铁、钾、钠、钙和镁元素空心阴极灯(上海电光厂)。二、实验方法及结果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几种败酱制剂的抑菌作用

    蔡忠琴,杨敏

    本实验采用试管法、倾注平板法,以有无菌落生长为指标,研究黄花败酱口服液、黄花败酱冲剂,白花败酱冲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不同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测得了对不同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人参氮代谢及其与碳代谢的关系

    陈文勇

    <正> 科学施肥是培育高档人参的重要措施,而氮肥是影响人参产量和质量最活跃的因素。人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氮代谢能促进有效成分、营养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因此在栽培中,施用过多的氮肥不仅破坏人参体内各元素代谢平衡,影响人参质量,而且使人参根部发生严重的腐烂,使产量下降;若氮肥不足,又使人参根、茎、叶体积减少,产量降低,还会影响发育,使品质下降。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人参氮代谢及其与碳代谢的关系,从而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一、氮素营养与人参产量、质量的关系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中成药新剂型“补脾益肠丸”荣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奖

    <正> (编委梁东康)广州陈李济药厂“杏和堂”补脾益肠丸,是国内首创生产的胃肠分溶型中成药新剂型。该药投产以来,深受患者的信赖和好评,1988年荣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奖。补脾益肠丸新剂型的特点是标本同治。该药分内、外两层,外层胃溶部分是治本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温阳,补血生血;内层肠溶部分是治标药,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多效唑和赤霉素对地黄茎、叶生长的影响

    周成明,李丕明,何钟佩

    多效唑处理,降低了地黄叶片生长速度和叶面积系数,对出叶速度无影响,但提高了根茎折干率,多效唑处理的在根茎膨大期根茎鲜重高于对照,而枯萎期根茎鲜重稍低于对照;赤霉素提高叶片生长速度、叶面积系数和出叶速度,但降低根茎折干率。赤霉素处理的在根茎膨大期和枯萎期根茎鲜重高于对照。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伊贝母种子的休眠特性及化学药剂对解除休眠的效应

    王有生,王文杰

    伊贝母的种子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阶段,休眠期较长。胚乳中存在有抑制物质,是抑制种子萌发的原因。GA、KT、硫脲的处理,能加快形态后熟过程。KT、GA、硫脲浸渍满胚种子,对生理休眠的解除有一定作用,能提早种子发芽。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山茱萸室内小苗嫁接技术研究

    钱尧林,程日光,许培林,程日鹏,许卫平

    山茱萸嫁接育苗,能达到矮化植株,提早开花的目的,始果期比实生苗提早5~10年。通过试验,以切接、腹接方法能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嫁接后用地膜覆盖,能保温保湿,有利于接口愈合,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半夏的休眠观察

    刘伯坤,李华芬

    <正>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在一年内生长,有三次倒苗和三次出苗,每次倒苗之后,块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在野生和人工栽培中均有此现象,只是休眠时间长短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小灵猫人工饲养研究(续)

    项平

    <正> 4.繁殖(1)繁殖年龄野生小灵猫出生一年后,体重大约达2公斤以上时,即有发情表现,性已成熟,可以交配繁殖。而在人工饲养下,一般需二年后方有繁殖能力。(2)繁殖季节小灵猫每年春、秋两季均可发情、交配并产仔。春季在2—4月发情交配,于5—6月产仔;秋季在8—9月发情交配,于11—12月产仔;分娩常在夜间或清晨。家养小灵猫多数在春季发情配种。(3)发情雌性小灵猫发情时,均发出“唔,唔”或“咯,咯”的尖细叫声,春季2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乌梢蛇种群动态的初步调查

    张含藻,胡周强,薛震夷,陈学康

    本文报道了四川省南川地区乌梢蛇种群数量变动状况及其变动因素,并对乌梢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

    杜永祥,王国云,吴成信

    <正> 黑龙江省幅员广大,山多林密,草原辽阔,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医疗保健事业不断发展,中药材的收购量逐年增加,收购品种逐年增多,不仅基本满足了省内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还供应外省和出口。但是由于缺乏资源保护规划和措施,群众连年自由采挖,只采不育,加之开荒清林和抬价抢购等原因,致使生态失调,资源日趋减少,有些名贵药材物种有濒临绝迹的危险。因此,摸清药用植物资源家底,对保护和挽救药用植物中的濒危物种,保存种质资源,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

    198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