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栽培与饲养

  • 太子参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

    林燕华;周春权;陈炬烽;

    目的:探讨太子参根际土壤的化感自毒作用,揭示太子参产生连作障碍现象的化感自毒作用机理,为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子参和莴苣为测试植物,系统研究太子参根际土壤对其存苗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正茬太子参的存苗率、苗高、根长、根鲜重等生长指标显著高于重茬,分别比重茬提高了9.09%、69.80%、9.31%、24.68%;正茬太子参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高于重茬,比重茬提高了47.16%;重茬太子参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高于正茬,分别达到正茬的105.62%、160.52%、108.07%、256.52%;太子参根际土壤水提物对莴苣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总体规律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化感效应,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连作导致太子参的存苗率降低,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生物量降低,SOD活性增强,MDA、可溶性糖及Pro含量升高,植株生理代谢絮乱,阻碍太子参的生长发育,产生连作障碍现象;太子参根际土壤的化感自毒潜力要明显大于对照土壤,并且其化感自毒潜力随土壤水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2019年04期 v.42;No.422 709-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干旱及水涝胁迫处理和恢复后白及的光合特性差异

    田鑫;钟程;李性苑;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干旱及水涝胁迫处理和恢复后白及的光合特性差异。方法:以白及为试验材料,采用烘干法测定田间持水量,控制各种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处理,利用Li-6400测定白及在干旱及水涝胁迫下、干旱及水涝胁迫恢复后的光合特性。结果:在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下降,蒸腾速率升高,胞间CO_2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干旱胁迫恢复后,中度干旱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恢复迅速,重度干旱植株受损,恢复能力极弱。在水涝胁迫下,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随着水涝胁迫的加重先上升后下降,且下降趋势相差不大。水涝胁迫恢复后,对照的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处理间都表现差异显著,而处理间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但干旱胁迫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比实测值小,水涝胁迫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比实测值大,恢复后,中度干旱胁迫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比实测值大。结论:白及的干旱临界点为中度干旱胁迫,且具有较强的抗涝能力。

    2019年04期 v.42;No.422 715-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快速脱水对后熟黄连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申婵;钟芙蓉;黄玲;陈婷;姚诚;马云桐;

    目的:探究脱水对黄连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初步揭示其脱水耐性的内在机理。方法:设置30℃、40℃、50℃、60℃温度对种子进行脱水处理,分别测定生活力、发芽率与电导率。选择快速脱水(60℃)获得不同含水梯度种子,测定其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系统(POD、SOD、CAT)活性。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双标图进行数据分析以探索在不同含水量下各指标的变化关系。结果:随着含水量降低,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均降低,电导率升高;SS、SP、POD与SOD显著升高;CAT与MDA显著降低。SS与SP、POD、SO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DA、CAT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黄连种子不耐脱水,种子内各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或拮抗机制以发挥保护作用,后期脱水伤害大于保护作用是种子失活的主要原因。

    2019年04期 v.42;No.422 720-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藏药桃儿七种子离体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徐文华;徐文军;李艳玲;

    目的:以我国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的种子为外植体,建立桃儿七种子离体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方法:选取野生桃儿七植株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浸种时间、化学试剂、培养基类型处理对桃儿七种子(整粒、切种、种胚)离体培养萌发再生进行研究。结果:桃儿七种子浸泡48 h后,以种胚形式接种至1/4MS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最高,达97.73%;同时,化学试剂Na_2CO_3(0.3%)、NaHCO_3(3.0%)和NaClO(2.0%)处理均可显著促进桃儿七种胚的萌发,其萌发率分别为95.34%、95.68%、96.15%;整粒种子在不同类型培养基中萌发率为0;种子切种后在WPM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68.00%。结论:桃儿七种子离体培养最佳外植体为种胚,在1/4MS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

    2019年04期 v.42;No.422 725-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纳米TiO2对川北柴1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徐冬梅;李玉婵;杨彬;余马;姚红琼;杨兴旺;侯大斌;

    目的:研究纳米TiO_2对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川北柴1号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萌发、生长、生理指标测定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纳米TiO_2对川北柴1号种子萌发指标、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影响显著。其中600 mg/L溶液处理对川北柴1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根长、根系活力的促进效果最佳,而幼苗的株高、鲜重、SOD及POD酶活性则在800 mg/L达到最大值,此时的MDA含量达到最小值。结论:适当浓度的纳米TiO_2溶液处理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川北柴1号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而且能改善幼苗的生理功能,可增强其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2019年04期 v.42;No.422 730-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宽体金线蛭越冬保种技术研究和越冬蛭生产性能测定

    熊良伟;王帅兵;王建国;宋霖;徐亮;王权;

    目的:研究宽体金线蛭在土质和水质环境下越冬情况,为宽体金线蛭成蛭越冬提供方案,促进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持续发展。方法:将收集的野生宽体金线蛭成蛭分成带土越冬组和带水越冬组,每组设三个平行试验,统计越冬成活率及越冬产茧率,比较越冬蛭子代生长差异。结果:带土越冬组和带水越冬组越冬繁殖成活率分别为69.45%和78.73%,相对产茧率分别为11.37%和12.94%,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带土越冬组和带水越冬组产茧后亲蛭平均体重分别为6.46 g/尾和8.79 g/尾,0.5 kg蛭茧分别有593枚和518枚,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带土越冬组宽体金线蛭子代生长速度快,与带水越冬组子代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宽体金线蛭在土质和水质环境下均能安全越冬,越冬后亲蛭均能正常繁殖,带土越冬宽体金线蛭子代生长性能更优。

    2019年04期 v.42;No.422 734-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扑草净处理对黄芪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刘建霞;刘建;王润梅;张睿;刘丽珍;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扑草净处理对黄芪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恒山地区道地中药材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在黄芪幼苗期用不同浓度扑草净(0、10、25、50、100、200、400 mg/L)处理,通过对黄芪幼苗生理生化指标(根长、芽长、SOD和POD活性、MDA和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探寻最适的扑草净处理浓度。结果:扑草净浓度低于50 mg/L时SOD、POD活性上升,抗氧化系统未被破坏;200 mg/L及以上浓度扑草净处理时SOD、POD活性低于对照。结论:高浓度的扑草净使植物生理结构遭到破坏,抑制黄芪幼苗的生长,因此,在后续扑草净的使用中浓度不宜超过50 mg/L。

    2019年04期 v.42;No.422 738-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资源与鉴别

  • 仙茅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及质量评价研究

    徐荣;肖承鸿;周涛;江维克;冯汪银;詹志来;

    目的:制定仙茅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为规范仙茅商品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对各药市收集的38份仙茅长度、上部直径、中部直径、下部直径等外观指标进行测量,对各指标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t检验,结合市场调研及实际操作性确定分级指标,并制定仙茅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水分、灰分、浸出物、仙茅苷含量为内在指标,分析等级间质量差异及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通过数据分析与可操作性,选择仙茅长度、中部直径作为其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外观指标;将仙茅商品划分为选货和统货;仙茅中部直径与总灰分、浸出物、仙茅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长度与总灰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统货的总灰分、仙茅苷含量显著高于选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以长度、中部直径为指标的仙茅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选货长度5~10 cm、直径0.65~1.20 cm,统货长度3~10 cm、直径0.40~1.20 cm。

    2019年04期 v.42;No.422 742-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SinChERS-液质联用分析远志与葛根药材中的农药残留

    郭丽丽;赵悠悠;花锦;马静静;王小敏;秦楠;

    目的:利用所建立的中药材中15种农药残留的SinChERS-液质联用检测技术分析不同产地远志、葛根药材及不同批次远志、葛根提取物中的农药残留现状。方法:样品经SinChERS技术一步完成提取和净化后以液质联用仪检测不同产地远志、葛根药材及不同批次远志、葛根提取物中的农药残留量。结果:15种农药在2~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30~0.730μg/kg,定量限为0.09~2.18μg/kg,加样回收率为70.665%~119.400%;不同产地远志、葛根药材以及不同批次远志、葛根提取物中的农药残留经评估不存在使用风险,但其中检出了克百威、氯唑磷和灭线磷3种国家已明确禁止用于中药材种植的高毒性农药。结论:有必要加强远志与葛根药材的监管,制定出台相应的农药残留与限量标准以规范市场。

    2019年04期 v.42;No.422 747-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轮钟花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刘梦鸽;孙庆文;徐文芬;王波;蔡露;

    目的:对轮钟花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粉末制片及薄层色谱等方法,对轮钟花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轮钟花根表面具有众多扭曲细纵皱纹,支根断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断面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层宽广,韧皮部狭窄,有乳管群散在,薄壁细胞含有类圆形的菊糖;茎呈类圆形,外皮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间较长,节处常膨大,木栓层有石细胞散在,薄壁细胞含有少许菊糖,韧皮部有乳管群散在,髓部宽广,髓部中心部分萎缩或为空腔;完整叶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不同批次的轮钟花在与对照品党参炔苷薄层色谱相同的位置均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轮钟花药材真伪鉴定及其质量控制的理论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75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9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甘肃省玛曲县藏药资源调查

    高翠芳;陈学林;谭永佳;茹刚;路广梅;马文兵;

    目的:探明玛曲县藏药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资源的种类和药用特征,分析该地藏药资源的多样性。方法:通过样地调查、走访调查与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玛曲县的藏药资源进行调查。结果:玛曲县现有野生藏药药用植物48科230属246种,毛茛科和菊科为优势科,其中重点药用植物17科20属23种。野生植物的药用部位以全草类为主,占44.18%,药物以热性病药和血病药为主,分别占18.29%和16.67%。现有藏药药用动物27种,藏药药用矿物18种。结论:玛曲县藏药资源种类虽然丰富,但是多数野生药用植物的蕴藏量不大,野生动物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矿物药亦很少应用于临床,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进度,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2019年04期 v.42;No.422 759-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PSS的贵州中药饮片外源性污染现状分析

    田海玉;孙佳;吕婷;朱迪;薛维娜;兰燕宇;

    目的:调查贵州省不同来源、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外源性污染现状,综合分析本地区的污染情况。方法:研究收集了贵州省不同来源的中药饮片286批,对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残留、二氧化硫、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进行了测定,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因子分析法,通过SPSS 22.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来源的中药饮片中,来源于药材集散市场的饮片外源性污染超标率较高;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中污染严重程度依次为动物类>叶类>花类,根茎类和果仁类基本属于清洁级;通过对关键污染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中药饮片中外源性综合污染影响权重依次为Cd、Pb>Hg、As>Cu>SO_2,可见本地区的外源性污染物主要为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结论:该研究可为本地区药材种植、加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及建议。

    2019年04期 v.42;No.422 765-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三峡库区民间药材雪药的生药学研究

    朱芙蓉;邓佩瑶;邬小红;阳文武;张弦飞;周浓;

    目的:对库区民间药材雪药(毛花点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安全用药和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按常规生药学方法对雪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进行鉴别,并以图文形式记录结果。结果:雪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不同器官的显微组织构造鉴别特征明显。结论:首次报道了雪药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完善了雪药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该研究可为民间药材雪药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订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770-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川产竹叶柴胡地上部分HPLC特征图谱研究

    闫婕;卫莹芳;周元雳;龙飞;康蕾;陈韡;徐燕;

    目的:建立川产竹叶柴胡HPLC特征图谱,提高川产竹叶柴胡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相似度分析软件,生成10批马尔康柴胡的对照特征图谱,并与另外2种川产竹叶柴胡(竹叶柴胡、马尾柴胡)及习用品汶川柴胡的图谱进行比较。对样品中芦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马尔康柴胡特征图谱与对照图谱的整体相似度在0.912~0.995之间,共有特征峰9个,指认特征峰5个。竹叶柴胡、马尾柴胡和汶川柴胡色谱图同时具有9个特征峰,与马尔康柴胡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平均值)分别为0.837、0.612和0.779。4种药用植物中芦丁的含量在0.34%~1.55%之间。结论:特征图谱的相对保留时间在药材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好稳定性和可控性,可用于评价川产竹叶柴胡。

    2019年04期 v.42;No.422 773-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加工炮制与养护

  • 不同炮制火候对砂炒穿山甲性状和环二肽类成分的影响

    刘逊;汪明志;吴芝园;庞博文;张华锋;王亚琼;

    目的:研究穿山甲不同炮制过程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分析穿山甲不同炮制品的性状,同时利用色彩色差计对其颜色进行客观量化,提取其颜色特征值;HPLC法测定样品中L-丝-L-酪氨酸环二肽、D-丝-L-酪氨酸环二肽、L-甘-L-酪氨酸环二肽的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炮山甲颜色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穿山甲色泽加深,浸出物含量增加。D-丝-L-酪氨酸环二肽、L-甘-L-酪氨酸环二肽、总环二肽的含量与a~*呈正相关,L-甘-L-酪氨酸环二肽含量与L~*呈负相关;L-丝-L-酪氨酸环二肽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结论:炮山甲性状与成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炒黄时L-丝-L-酪氨酸环二肽的含量最高,这与传统经验鉴别具有一致性。

    2019年04期 v.42;No.422 778-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党参走油与色泽、水分、5-羟甲基糠醛的相关性研究

    吴翠;徐靓;马玉翠;李瑞琦;巢志茂;

    目的:探讨党参走油变质后色泽加深现象的物质基础,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日光下观察色泽等外观指标,判断党参是否出现了走油变质现象;采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色差仪测定并计算色度值;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党参走油变质后,色泽加深为棕褐色;水分含量高于药典规定的16.0%;5-HMF的含量升高到3.900μg/g以上;色度值L~*逐渐降低,a~*和b~*基本不变,但总色度值ΔE~*逐渐升高;5-HMF含量与L~*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ΔE~*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ΔE~*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党参走油变质后色泽显著加深,导致大量的5-HMF产生。控制党参中水分的含量可以有效预防走油变质现象的发生。

    2019年04期 v.42;No.422 782-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化学成分

  • 苗药大黄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张璐;向伦理;杨琳垚;李蓉涛;钟金栋;

    目的:研究苗药大黄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Lichroprep RP-18、MCI-gel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采用~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并结合参考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黄药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3R,5S,6E,8S,10E)-3,7,11-trimethyl-1,6,10-dodecatriene-3,5,8-triol(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对羟基苯乙酸甲酯(4)、methyl(R)-3-hydroxy-5-phenyl pentanoate(5)、methyl 2-O-feruloyl-3-(3′,4′-dihydroxyphenyl)lactate(6)、methyl isoferuloyl-7-(3,4-dihydroxyphenyl) lactate(7)、咖啡酸甲酯(8)、反式对羟基桂皮酸(9)、原儿茶醛(10)、对羟基苯甲酸(11)、2,6-dihydroxy-2,4-dimethyl-3(2H)-benzofuranone(12)、4-羟基苯乙醇(1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乙二醇(14)、2-(3′,4′-二羟苯基)-1,3-胡椒环-5-醛(15)、4-acetonyl-3,5-dimerhoxy-p-quinol(16)、(E)-2-(4-hydroxy-3-methyl-2-butenyl)-hydroquinone(17)、(1′R)-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propan-1′-ol 4-O-β-D-glucopyranoside(1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9年04期 v.42;No.422 785-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波罗蜜根中异戊烯基酚性成分研究

    朱灵芝;钟国跃;叶金宝;胡佳星;谭子豪;任刚;

    目的:研究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根中的酚性成分。方法:运用ODS、MCI CHP-20P、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波罗蜜根中分离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波罗蜜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含异戊烯基取代的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udrastilbene(1)、artocarbene(2)、3′,5′,2,4-tetrahydroxy-4-(3-methyl-2-butenyl)stilbene(3)、demethylmoracinⅠ(4)、moracin C(5)、artoindonesianin B-1(6)、wittifuran W(7)、5′-hydroxycudraflavone A(8)、artochamin B(9)、8-(γ,γ-dimethylallyl)-5,2′,4′-trihydroxy-7-methoxyflavone(10)。结论:其中,化合物1、4、5、7为首次从波罗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9年04期 v.42;No.422 790-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蒌蒿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陈曦;任华忠;宋成英;张红;南泽东;

    目的:研究蒌蒿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取蒌蒿干燥地上部分,用95%乙醇回流提取,经低压浓缩后得蒌蒿浸膏。将上述浸膏加水超声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将所得乙酸乙酯部分萃取物,通过硅胶柱、凝胶柱、反相柱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和文献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蒌蒿地上部分乙酸乙酯部位浸膏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amelliagenin A(1)、2,5-二羟基苯乙酮(2)、对羟基苯乙酮(3)、leptonol(4)、isoevodionol(5)、金色酰胺醇酯(6)、eudesmafraglaucolide(7)、布卢门醇A(8)、(+)-dehydrovomifoliol(9)、异鼠李素(10)。结论:其中,化合物1、2、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9年04期 v.42;No.422 794-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广西产拳卷地钱化学成分研究

    朱华;许立拔;梁爽;

    目的:研究广西产拳卷地钱Marchantia convoluta Gao et Chang的化学成分。方法:拳卷地钱的8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西产拳卷地钱中分离纯化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六烷酸(1)、β-谷甾醇(2)、豆甾醇(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芹菜素(6)、槲皮素(7)、β-胡萝卜苷(8)、5-羟基-7-甲氧基-2-甲基色原酮(9)、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11)、熊果酸(12)、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3)。结论:其中,化合物1、4~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9年04期 v.42;No.422 798-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UPLC-Q-Exactive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分析唐古红景天的化学成分

    苏姗姗;姚志敏;薛宾;赵光跃;魏玉海;李占强;

    目的:利用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对唐古红景天干燥根中的化学成分快速识别和鉴定。方法:以100%甲醇作为提取液制备供试液,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aQ(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负离子监测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的功能,快速识别和鉴定唐古红景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通过高分辨数据共鉴定50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21个、萜类12个、酚酸类10个、香豆素类3个、其他类4个,其中11个成分经与对照品比对而准确鉴定。结论: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鉴定唐古红景天中的化学成分,为唐古红景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802-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漳州产甜罗勒叶挥发油GC-MS成分分析

    李珊珊;郑开斌;杨敏;吴维坚;

    目的:分析在漳州地区栽培的甜罗勒叶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甜罗勒叶的挥发油成分,运用GC-MS进行测定,并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经GC-MS分析得知,甜罗勒叶挥发油含90种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56.18%,倍半萜类化合物占38.18%,二萜类化合物占0.29%。含量较多的为:芳樟醇(23.94%)、丁香酚(14.85%)、α-佛手柑烯(9.49%)、τ-杜松醇(7.28%)及依兰油烯(5.37%)。结论:漳州产甜罗勒叶挥发油成分较接近巴基斯坦产的甜罗勒挥发油,以此为甜罗勒叶挥发油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809-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张维玲;杨悦武;孙艳;张磊;宗盛;叶正良;

    目的:分析并比较鲜/干人参、园参/林下山参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人参药材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鲜/干园参、鲜/干林下山参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6、44、49、41个化合物,主要包括单萜类、烷烃类、酯类、倍半萜类,其中倍半萜类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鲜人参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干人参,且相对含量较高的为倍半萜烯类化合物,而干人参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倍半萜含氧化合物。结论:鲜/干人参挥发油在含量、化合物种类及其组成比例上均有一定差异,园参/林下山参挥发油在化合物种类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化合物组成比例较一致。

    2019年04期 v.42;No.422 813-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2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1 ]

质量分析

  • 基于活血生物效价的当归质量评价研究

    陈二林;李喜香;伍珊娜;王玄;牛明;王伽伯;肖小河;

    目的:对比不同产地当归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差异性,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率,计算生物效价。结果: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当归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相同浓度下,不同产地当归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西川、秦许乡、闾井当归的活血生物效价较高,梅川、西江当归的效价相对较低。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当归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的检测方法,为当归以活血生物效价为指标评价其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9年04期 v.42;No.422 818-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1 ]
  • 吉林省不同种类人参UPLC-PDA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余江锋;罗吉;黄亿健;杨剑湖;贝伟剑;郭姣;

    目的:建立吉林省园参、移山参、林下参及野山参等不同种类人参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Omega-C_(18)(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0.2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μL。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评价37批人参样品的质量。结果:建立了人参UPLC指纹图谱,筛选出24个共有峰,指认出8个成分。37批人参样品相似度为0.750~0.967;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37批人参样品聚成6类,并筛选出人参皂苷Rb_1、Rd等5个影响分组差异较大的成分。结论:人参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可快速鉴别并评价人参种类和质量,为人参的内在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19年04期 v.42;No.422 822-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达立通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其LC-MS化学成分分析

    肖飞;彭红;许静;熊贤招;张婷;刘夏平;

    目的:建立达立通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达立通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采用Hypersil ODS-BP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3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Triple TOF 5600+型检测器,运用ESI源分别在正、负模式下对达立通颗粒进行分析检测,并对达立通颗粒的12味原药材进行成分归属。结果:建立了达立通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6个共有峰,指证了其中4个共有峰分别为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和橙皮苷。10批达立通颗粒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通过LC-MS技术对达立通颗粒中的35个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稳定,可用于达立通颗粒的质量控制。

    2019年04期 v.42;No.422 828-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9K]
    [下载次数: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一测多评法测定大叶钩藤中4种生物碱含量

    张赟赟;李嘉;朱润发;杨海船;姜平川;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大叶钩藤中异钩藤碱、钩藤碱、柯诺辛B和柯诺辛的含量,并验证该法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以钩藤碱为内标物,计算其与异钩藤碱、柯诺辛B和柯诺辛的相对校正因子,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的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大叶钩藤药材中4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2019年04期 v.42;No.422 835-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UPLC-MS同时测定黄芪中10种化合物含量

    马天成;孙宇;张金玲;孙珈;刘雷;郭丽娜;

    目的:建立UPLC-MS法同时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刺芒柄花素、7,2′-二羟基-3′,4′-二甲基异黄烷、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10种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A)-含0.1%甲酸的乙腈(B);ESI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10个化合物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104.5%。不同批次的黄芪中化学成分含量不同,部分成分含量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黄芪植物的鉴定和质量标准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838-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UPLC指纹图谱研究

    陈菊英;黎晓丽;雷桥仕;梁慧;索彩仙;陈向东;

    目的:建立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U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SB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乙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0 nm。结果:建立了白芷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16个共有峰,指认了9个成分。结论: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较全面地反映了白芷药材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特征,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有效地控制白芷药材的质量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和参考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845-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金黄利胆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赵唐娟;马玲;金唯一;马莉;康维钧;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同时测定金黄利胆胶囊中獐牙菜苦苷、槲皮素、山柰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5种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金黄利胆胶囊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10 min后,以甲醇-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BEH C_(18)(50 mm×2.1 mm,1.7μm)柱分离,多波长同时检测、定量。结果:5种成分分离情况良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9%~97.97%,RSD为0.56%~2.4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结论:该方法为复方药金黄利胆胶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850-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制剂与工艺

  • 蜘蛛香总缬草三酯固体自微乳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鲁文琴;刘开萍;程盛勇;郁林娜;杨军;罗喜荣;

    目的:制备蜘蛛香总缬草三酯固体自微乳,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测定不同吸附材料的吸附量、释放度、休止角、流出速度、豪斯纳比、颗粒间孔隙率、卡尔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蜘蛛香总缬草三酯固体自微乳的最佳处方,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结果:蜘蛛香总缬草三酯固体自微乳最佳处方为: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β-环糊精(1∶5.714,g/g),载药量21.722±0.237 mg/g,分散后乳剂粒径46.2±0.75 nm、Zeta电位-6.17±0.15 mV,15 min累积溶出度93.900%,光照会影响该制剂的稳定性,应避光保存。结论:蜘蛛香总缬草三酯固体自微乳粉体学性质较好,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9年04期 v.42;No.422 853-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白及碱提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研究

    冯正平;王维;王冬阁;陈雪;涂然;崔浪军;

    目的:探讨白及碱提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利用纤维素阴离子琼脂糖凝胶柱层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对白及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分别进行总糖量、糖醛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通过红外光谱、HPLC、GC-MS技术分析其成分、结构及理化性质。结果:从白及提纯得到5种分子量不同的白及多糖(BSPS)-Ⅰ~Ⅴ,分子量分别约为355.8、174.3、52.8、174.0、59.9 kDa;单糖组成摩尔比分别为BSPS-Ⅰ、Ⅲ:葡萄糖;BSPS-Ⅱ:甘露糖∶葡萄糖=1.05∶4.22;BSPS-Ⅳ: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59∶0.70∶0.38∶1.22∶1.93;BSPS-Ⅴ: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16∶1.93∶0.28∶0.21∶1.17∶1.50。结论:白及碱提多糖的单糖组成更加丰富。

    2019年04期 v.42;No.422 858-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2种模型方法的板蓝根减压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温建东;魏韶锋;

    目的:比较2种模型方法,优化板蓝根减压辅助提取的工艺参数,考察减压提取技术运用于板蓝根的合理性。方法:以靛玉红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设计、响应面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对沸腾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液料比、浸泡时间等参数进行考察,优选最佳工艺参数水平和预测模型;扫描电镜微观分析不同处理方法药材表面的微观形态,验证减压提取工艺的合理性。结果:2种模型方法优选靛玉红的最佳提取工艺均为:沸腾温度60℃,提取2次,提取时间2 h,浸泡时间1.5 h,液料比10∶1 mL/g,此条件下靛玉红的提取含量为0.716 mg/g;响应面模型的RMSE和MAE均小于随机森林模型,靛玉红减压提取响应面模型优于随机森林模型。结论:验证试验表明减压提取工艺稳定可靠,该法靛玉红的提取含量显著高于传统回流提取法,提示减压提取法适合中药材中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2019年04期 v.42;No.422 862-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2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参麦胶囊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李晶晶;张维玲;李德坤;吴亚超;叶正良;

    目的:研究参麦胶囊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因素,优选参麦胶囊干法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性、颗粒一次成型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混合辅料的种类、最优比例及混合辅料的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结合正交试验,以送料变频、压片变频、制粒变频为自变量,颗粒一次成型率为因变量,优化参麦胶囊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辅料为微晶纤维素与淀粉3∶2混合,辅料量为30%;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送料变频30 Hz、压片变频15 Hz,制粒变频10 Hz。通过3批干法制粒工艺验证表明,制得的颗粒具有流动性好,堆密度高,吸湿率低的优点。结论:优选的干法制粒工艺稳定可行,为以后该产品的大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867-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不同制剂在SD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比较

    尚曙玉;张铁山;郝海军;信建豪;刘宽浩;

    目的:比较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水混悬液、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油制剂在SD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乳化超声法制备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将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分散于辛癸酸甘油脂中制备油制剂。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冬凌草甲素原料药混悬液、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混悬液、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油制剂,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磷脂复合物油制剂的t_(max)、C_(max)、AUC_(0~t)及AUC_(0~∞)与原料药和磷脂复合物混悬液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原料药相比,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油制剂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了2.38倍和2.53倍。结论: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油制剂载药量大,制备工艺简单,是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理想的给药制剂。

    2019年04期 v.42;No.422 871-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药理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

    刘国良;张悦;王业秋;姚远;雷双媛;耿放;张宁;

    目的:预测基于入血成分的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防治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靶标,探讨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药物配体的分子空间结构,采用多元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AVID等数据库滤过分析结果,获取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药物信息,最后采用可视化技术直观呈现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的整体作用网络。结果:查阅文献并结合利宾斯基五原则最终判定补骨脂网络药理学目标入血成分为补骨脂素。通过反相对接技术成功获取与补骨脂素相似度最高的靶标成分β-分泌酶1(Beta-secretase 1),其与阿尔兹海默病的代谢直接相关。结论:补骨脂中植物雌激素类成分补骨脂素涉及多个体内作用靶蛋白,与阿尔兹海默病密切相关。

    2019年04期 v.42;No.422 875-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10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兰坪虫草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研究

    何益锋;张艳艳;虞泓;杜亚茜;周永春;葛锋;

    目的:研究兰坪虫草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及兰坪虫草菌粉低、高剂量组和兰坪虫草菌粉水提物低、高剂量组,共7组。各组小鼠造模成功后,于给药第28天处死,计算小鼠的肺指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同时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并观察其病理变化情况,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兰坪虫草菌粉及其水提物可显著降低肺纤维化小鼠肺指数,显著升高胸腺指数、脾指数、血清IgG含量和肺组织SOD活性,减轻小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并显著降低肺组织中HYP、MDA含量。结论:兰坪虫草菌粉及其水提物对小鼠肺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

    2019年04期 v.42;No.422 880-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柴胡多糖增强巨噬细胞的抗鼻咽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杨荣刚;赵芳芳;李雪;

    目的:观察柴胡多糖对M2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其抗鼻咽癌作用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机制。方法:佛波酯(PMA)诱导单核细胞系THP-1贴壁分化,并通过白介素-4(IL-4)刺激建立M2型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柴胡多糖对M2巨噬细胞表型(CD68、CD86、CD197(CCR7)、CD206)、及SIRPα表达的影响;ELISA测定细胞因子(IL-1β、IL-4、IL-6、IL-10、iNOS、TNF-α、IFN-γ)含量;荧光分析仪分析柴胡多糖对M2和肿瘤细胞共培养的杀伤能力与CD47表达的关系;Western bolt检测JAK1、JAK2、p-JAK1、p-JAK2、STAT1、STAT3、STAT5、p-STAT1、p-STAT3、p-STAT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柴胡多糖能显著升高M2巨噬细胞CD86、CD197表达(P<0.05),极化M1表型,下调SIRPα表达(P<0.05),抑制细胞因子IL-4、IL-10分泌,促进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FN-γ、iNOS分泌(P<0.01);柴胡多糖对M2巨噬细胞共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系CNE-2Z和HNE-1的抑制作用表现出CD47高相关性(P<0.05);并能上调JAK2、p-STAT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柴胡多糖能极化M2巨噬细胞为M1型,显著上调促炎因子分泌,促进巨噬细胞对鼻咽癌细胞杀伤,其机制与激活JAK2/STAT1信号通路有关。此外,对SIRPα表达的抑制是柴胡多糖增强巨噬细胞杀伤作用的另一重要机制。

    2019年04期 v.42;No.422 886-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苗药金乌健骨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研究

    马武开;曾晨;徐晖;黄颖;唐芳;姚血明;

    目的:探讨金乌健骨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自噬基因LC3、Beclin-1、Bcl-2、VPS3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代RA滑膜细胞,加金乌健骨方总提物低、中、高浓度(0.06、0.6、6.0 mg/mL)及雷公藤多苷(0.03 mg/mL)干预24 h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PCR检测LC3、Beclin-1、Bcl-2、VPS34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C3、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细胞无明显自噬小体或自噬溶酶体,各给药组滑膜细胞胞浆中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明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金乌健骨方低浓度组外,各给药组滑膜细胞LC3、Beclin-1、VPS34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Bcl-2 mRNA表达显著升高,LC3、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以金乌健骨方高浓度组和雷公藤多苷组作用最明显。结论:苗药金乌健骨方能抑制RA滑膜细胞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VPS34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水平。

    2019年04期 v.42;No.422 891-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6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山栀子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研究

    董玲;黄湘;覃陆慧;叶芳杏;蒋璐慧;黄仁彬;

    目的:探讨山栀子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灌胃法(8 w,2次/w)给予50%四氯化碳花生油(1∶1混合)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检测血清中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栀子根提取物给药组血清ALT、AST及肝脏组织中MDA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的SOD、GSH、GSH-Px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可见肝脏组织病变减轻。α-SMA及ColⅣ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结论:山栀子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解细胞外基质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2019年04期 v.42;No.422 897-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2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参芪降糖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马仁强;谭舜;杨沁;杨伟滨;欧先涛;翟德设;朱晓娜;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片的降糖作用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并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建立糖尿肾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4.5 mg/kg)阳性对照组及参芪降糖片高(1.89 g/kg)、低(0.63 g/kg)剂量组,另设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给药,1次/d,过程检测血糖和24h尿蛋白的变化。并在给药8 w后处死大鼠检测血糖、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取肾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给药8 w后参芪降糖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同时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24h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并减轻肾小球、肾小管等病理损伤。结论:参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并能保护肾脏减轻肾组织病理学损伤。

    2019年04期 v.42;No.422 902-9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吉祥草鲜、干品挥发油对LPS诱导的16-HBE细胞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杨晓琴;俸婷婷;周英;魏永忠;赵丹;王慧娟;

    目的:研究吉祥草鲜、干品挥发油对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筛选LPS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检测给药12 h后各组上清液中IL-6、TNF-α的分泌量;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内IL-6、TNF-α、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细胞P38MAPK、p-P38MAPK、IκBα、p-IκBα、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刺激后上清液中IL-6、TNF-α的分泌量显著升高(P<0.001),表明LPS刺激16-HBE产生炎症,确定最佳刺激方案是10 mg/L LPS连续刺激12 h;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IL-6、TNF-α显著降低,细胞内IL-6、TNF-α、iNOS mRNA的表达被抑制,P38、IκBα、P65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P38、p-IκBα、p-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01)。结论:吉祥草鲜、干品挥发油均可通过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上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来阻碍通路的活化,从而下调下游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活性。

    2019年04期 v.42;No.422 907-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3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肝久安片对乙醇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李海龙;周勇;薛照芸;黄光业;陈建杏;陈健文;

    目的:探究肝久安片对乙醇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原代SD大鼠肝细胞,以不同浓度肝久安(0.25、1.00、4.00μg/mL)或阳性药V_E(0.10μmol/mL)预处理1 h后100 mmol/L乙醇处理8 h,ELISA法检测细胞AST、LDH释放量及SOD、MDA水平,荧光法检测细胞内ROS含量;60%乙醇溶液10 mL/kg制备乙醇致大鼠亚急性肝损伤模型,6 h后灌胃给予不同剂量肝久安片(300、600、1 200 mg/kg)或联苯双酯(5 mg/kg),连续给药30 d,ELISA法检测血清中AST、ALT及肝组织中8-OHdG、CYP2E1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肝久安片可显著改善乙醇对原代SD大鼠肝细胞的损伤,下调AST、LDH释放量,提高SOD活性,减少MDA、ROS生成(P<0.05);同时肝久安片可显著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ST、ALT及肝组织8-OHdG、CYP2E1水平(P<0.05),改善乙醇所致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肝久安对乙醇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19年04期 v.42;No.422 912-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参芪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韩芸;刘波;刘志敏;徐迎涛;梁伟玲;吴君;李德芳;

    目的:探讨参芪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阐明其疗效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参芪胶囊组、克罗米芬组及联合组。治疗结束后测定血清T、FINS水平,并观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α_vβ_3、LIF、glycodeli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T、FINS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药物干预治疗后血清T、FINS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α_vβ_3、LIF、glycodelin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单纯克罗米芬干预使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_vβ_3、LIF、glycodelin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参芪胶囊、参芪胶囊联合克罗米芬可显著上调其表达(P<0.05或P<0.01)。结论:PCOS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_vβ_3、LIF、glycodelin低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有关。参芪胶囊能改善PCOS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_vβ_3、LIF、glycodelin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2019年04期 v.42;No.422 916-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4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临床用药

  • 通络降浊益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素芹;盛梅笑;张翠平;严晓枫;吴良侠;

    目的:观察基于通络降浊益肾法确立的蛭军糖肾汤对早中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128例早中期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蛭军糖肾汤,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压、血糖(FBG、HbA1c)及中医证候数据,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及血清TNF-α、IL-6、hsCR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vs 62.9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FBG、HbA1c、BUN、SCr、UAER、24h-UTP及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蛭军糖肾汤可改善早中期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肾功能,降低蛋白尿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肌体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的表达,减轻肾脏炎症有关。

    2019年04期 v.42;No.422 920-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miR及Treg/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

    齐贵彬;高健步;

    目的:考察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miR及Treg/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能量合剂+果糖二磷酸钠;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能量合剂+果糖二磷酸钠;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天。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cTnI、hs-CRP、CK-MB、miR-146b、miR-155、IL-10、TNF-β、IL-17、IL-21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TnI、hs-CRP、CK-MB、miR-146b、miR-155、IL-10、TNF-β、IL-17、IL-21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TnI、hs-CRP、CK-MB等心肌损伤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外周血miR-146b、miR-15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IL-10、TNF-β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IL-17、IL-21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心肌损伤指标,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过高表达的miR-146b和miR-155,从而促进Treg细胞免疫应答并分泌IL-10和TNF-β,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和IL-21,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2019年04期 v.42;No.422 924-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益肾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刘欣;殷文俏;张丽芸;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血液流学变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外周血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率及血清CA125、TNF-α、PGF_(2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肾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循环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2019年04期 v.42;No.422 928-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考证

  • 水红花子名称及其与蓼实关系的本草考证

    孙洁;姚晓泉;刘永铭;沈世林;陆跃;

    水红花子为临床常用药,在汉代就已有记载和使用。本研究通过查阅本草典籍中关于水红花子的记载,对水红花子的名称、来源进行本草考证。结果表明古代水红花子的原植物荭草与蓼之间关系复杂,直至民国时期仍有争议,导致水红花子与蓼实在临床上经常混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明确了水红花子的基原,而其与蓼实间的差别仍然有待研究。

    2019年04期 v.42;No.422 93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冬虫夏草活性成分虫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杨建鑫;李向阳;

    冬虫夏草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名贵中药材,虫草多糖作为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现代医学已证实虫草多糖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且因其药效高、毒副作用低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虫草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并探讨了天然虫草多糖与人工虫草多糖、胞内多糖与胞外多糖的差异以及药理学的相关机制,以期为虫草多糖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935-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 竹节参及其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郭哲;冯知涛;张浩然;颜岚;梁铭阁;梅志刚;蔡三金;

    中药竹节参为五加科植物,药效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糖类、挥发油、氨基酸等。研究报道竹节参具有显著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IgG的含量、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阻止脾脏的过度增殖、调节炎性介质的水平、减轻血液的粘滞状态、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滑膜细胞的增殖等有关。本文对竹节参的抗炎和免疫调节药理作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竹节参及制剂的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9年04期 v.42;No.422 941-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本草纲目》药食两用的动物药再整理

    姜岚;孔欠文;黄冰沁;葛泓钰;张静;张红梅;

    《本草纲目》中共收载6部461种动物类中药,该文统计整理了《本草纲目》中可药食两用的动物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功效,以期对动物药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2019年04期 v.42;No.422 945-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中药材》杂志2019年征订单

    <正>《中药材》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

    2019年04期 v.42;No.422 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药材》杂志投稿须知

    <正>《中药材》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性刊物(月刊),于1978年1月创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近四十年来,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和各类期刊

    2019年04期 v.42;No.422 949-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