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皖贝母鳞茎腐烂病病原鉴定

    高启超,杨荣铮,洪小状,李金生,汪海洋,程新霞

    皖贝母疗效好、产量高、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种。人工栽培后,发生鳞茎腐烂病,造成毁灭性为害。鳞茎发生腐烂病的原因是镰刀菌和寄生线虫复合为害所致。

    1992年07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三七有色地膜覆盖栽培初步研究

    崔秀明,王朝梁,贺永福,刘丹,陆富

    不同有色薄膜地面覆盖栽培对二年生三七生长及产量有一定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银灰色地膜覆盖产量最高,蓝色地膜最低。不同有色薄膜覆盖的三七出苗率、存苗率、发病率、土壤温湿度等也有一定差异。

    1992年07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不同成熟度甘草种子的发芽试验

    陈震,赵杨景,林绮

    通过不同成熟度甘草种子的发芽试验,发现嫩的饱满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其自然发芽率可达95%以上,比成熟种子的发芽率高75%左右。

    1992年07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三岛柴胡在北京地区的生长动态观察

    索建政,宋清华,崔晓骢,张绍青,罗燕燕,陈力众,郄春鹏,林明美

    <正> 三岛柴胡原产于日本本州、四国、九州和朝鲜等地。自1955年前后开始人工栽培,已在静冈、香川等县种植,是日本较优良的柴胡栽培品种。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引种,但至今未见报道。1990年我所从日本引进种子,在北京地区进行引种实验。因三岛柴胡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生长及质量差别较大,所以在北京地区引种栽培还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两年的栽培实验,对其生长进行了观察,并与北京地区的野生北柴胡的柴胡皂甙a、d含量作了对比,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种子来源日本奈良产三岛柴胡(Bupleu-

    1992年07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半夏组织培养育苗初报

    李光胜,张志立,毛文岳,潘炳文,蒋立昶

    <正> 半夏的组织培养已见报道,通过不同的外植体培养诱导出了试管苗。本试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田选出的一代叶柄珠芽不出土的植株和夏季不倒苗的个别单株进行组织培养,希望加快优良性状的选育,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采自山东省菏泽市马铃岗乡安贾庄村、侯集乡大张庄村及曹县曹城镇毛寨村试验田。选具有上述优良特性半夏的块茎、珠芽、叶片、叶柄、种子等作为接种材料。

    1992年07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四川十字花科药用植物分类系统与地理分布的研究

    尹国萍,陈善墉,陈士林,肖小河

    四川省十宇花科植物中作中药使用的种类较多,如常用的有葶历子、白芥子、大青叶等;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有丛菔、单花荠、涩荠。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十字花科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及地理分布。为了便于研究其系统与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暂将四川划分为3区,4地区,10小区。为四川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992年07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玉竹的药源调查及商品鉴定

    施大文,王志伟,李自力

    对全国玉竹主要省区进行了药源调查和商品鉴定,结果表明玉竹主要来源于黄精属(Polygonatum)7种植物,另有竹根七属(Disporopsis)和鹿药属(Smilacina)植物的根茎混淆。市场流通的商品药材主要为玉竹,小玉竹、毛筒玉竹及玉竹多为地区习用。

    1992年07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哈蟆油与中华大蟾蜍输卵管的生药鉴别

    刘木平,林杰,李荣

    本文对哈蟆油及其混淆品中华大蟾蜍输卵管进行性状与显微特征鉴别;并讨论其显微制片方法。

    1992年07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进口沉香与一种非习用进口香沉的鉴别

    陈新,黄忠贤

    <正> 进口沉香是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laagallocha Roxb含有树脂的木材。我们在检验中发现一种“沉香”(来源待考),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为非习用进口沉香。以下从性状、横切面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鉴别。一、药材性状进口沉香本品呈不规则块片或圆住状,表面凹凸不平,有沟槽或空洞,纵纹明显顺直,易纵向劈开。黄棕褐色或黑褐色。质坚。

    1992年07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进标”熊胆鉴别项、检查牛、羊胆项的改进

    陈先玉

    <正>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熊胆按照《进口药材部标准》(以下简称“进标”)WS_(4-11-86)检验时,鉴别项,用薄层层析法鉴别有无熊去氧胆酸成分。其结果不易分辨是天然熊胆所含的特征成分,还是为其他胆加入的合成熊去氧胆

    1992年07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红旱莲叶表皮气孔的观察

    黄海欣,田红

    <正> 红旱莲系藤黄科植物黄海棠Hypericumascyron L.的地上干燥部分,为较常用中药,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该药材叶表皮

    1992年07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法半夏炮制过程中甘草酸的动态分析及炮制条件的选择

    杨锡,张伯崇

    采用薄层扫描法考察了法半夏炮制过程中甘草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甘草酸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以此为依据,探讨了法半夏的适宜炮制条件。

    1992年07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对几种盐制中药炮制工艺的改进

    王尚科

    <正> 目前基层医疗单位及零售药店对于一般盐制品均采用传统的炒制法,由于炒制时间、温度难以控制,外观质量难以一致。内在质量更难以掌握。为提高炮制品质量,使炮制方法更趋合理,笔者以《湖北省中药炮制》(下简称《规范》)中的盐制炒制的温度及外观质量作依据,拟以直接用盐炒,盐水浸渍门润切片的手段达到盐炒渍制之目的。杜仲《规范》要求削去残留粗皮,洗净,先纵剖成2cm直条,再横切成2cm方块,加食盐拌匀吸净后以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折丝易断,略有咸味。笔者发现过长时间的武火炒易炭化,损耗大,成品率低。改进方法是,先将切好的杜仲方块不待干燥直接用细砂盐呈有潮拌闷(1000g杜仲用5000g盐)24小时,再一起下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筛去盐,折之丝易

    1992年07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五种金粟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李松林,崔熙,乔传卓,苏中武,李承祜

    本文对五种金粟生属植物挥发油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初步鉴定出53种成分,并发现五种植物挥发油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1992年07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 ]
  • 不同规格白芍中有关化学成分的HPLC分析

    王强,俞祥生,张留纪,邹巧根

    <正> 白芍商品药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以往的商品规格分为杭芍(东芍)、亳芍、川芍及贵州白芍、云白芍、西白芍、丹皮山白芍等,各种又有不少规格等级。1984年商品规格标准中对各地栽培的白芍,除浙江白芳因生长期较长、根条粗被分为七个等级外,其它地区均按四个等级分等。对于白芍中芍药甙的含量测定已有一些报道,本文采用HPLC分析了白芍中有效成分芍药甙(paeoniflorin)及有害成分苯甲酸(benzoic acid)的含量。

    1992年07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人中白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李巧,何新新,吴忠,苏薇薇

    <正> 人中白是人尿久贮后自然沉结的固体物,其组成复杂,主要含磷酸钙、尿酸钙、碳酸钙等,临床应用多为煅制品。为了全面考察人中白的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用ICP-AES法测定了人中白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及仪器人中白样品来源:1号为梅州制药厂提供,2号为普宁药材公司提供,3号为兴宁药材站提供(盐城药材站购进),4号为平远医药公司提供(浙江购进)。仪器为Mark Ⅲ1100系列等离子体光谱仪。二、方法及结果

    1992年07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肉苁蓉的通便作用

    张百舜,鲁学书,张润珍,李玲慧,李川

    肉苁蓉能显著提高小鼠小肠推进度,缩短小鼠通便时间,能有效地对抗阿托品的抑制排便作用,同时对大肠的水份吸收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肉苁蓉所含缓泻成分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该药含有通便有效物质无机盐类和亲水性胶质类多糖。

    1992年07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1 ]
  • 黑龙江延寿制药厂在穗举行产品介绍会

    陈晓东

    <正> 地处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延寿制药厂,今年4月首次来穗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随后举行产品介绍会。主要产品有“三鞭参茸固本丸”、“安脑丸”等,前者兼有治疗和滋补的作用,能补气益肾,助阳生精,强壮筋骨,延缓衰老;后者则对热性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用于治疗高热神昏,头痛眩晕,抽搐惊厥,中风窍闭等症。

    1992年07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LGS型色诊仪用于中药质量管理方面初探

    王昌利,杨景亮

    本文应用LGS型色诊仪,从色泽上进行鉴别中药材品种,制订中药炮制饮片的标准,评价中药材的质量等级等初步实验,其结果证明LGS型色诊仪可作为目前中药质量管理方面标准化测试仪器。

    1992年07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中药饮片质量调查与现状分析

    林成挺

    对福建省宁德地区42个单位420种次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204种次,占48.6%;并分析了该区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

    1992年07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秋石的本草考证

    乔立新,苗明三,王宪波

    本文通过考证历代本草文献,认为东汉及唐朝所炼“秋石”,只是某种无机物构成的金丹。从北宋起,历代药用秋石,均为人尿的提取物(即淡秋石)。而用食盐作原料炼成的咸秋石,只是秋石的一种伪品,它作为药用,是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

    1992年07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鹿茸真伪、质量等级的鉴定及其标准刍议

    邱文炜

    本文结合传统经验和近期的研究结果,对鹿茸真伪、质量等级的鉴定作一概述,对制订较完善的鹿茸(片)质量标准提出初步设想。

    1992年07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生产有用次生产物研究进展(Ⅲ)

    尹作鸿,朱蔚华

    <正> 三、植物组织与细胞磁头中激素自养型培养系的建立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中,一般都要加入植物激素,培养细胞才能分裂生长。但植物激素,尤其是人工合成的激素对人体往往产生某些不良影响,加入这些激素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影响了培养物的实际应用。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激素自养型无性系的研究。M.Noguchi等用了两年时间驯化出不依赖生长素并且具有中等生长速度的烟草细胞系。他们进一步的试验表明,为了得到不依赖生长素的细胞系,采用紫外照射比单用适应的方法能缩短时间。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花了一年时间才得到不依赖生长素的细胞系。

    1992年07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药材法定量和临床医生处方用量比较分析

    袁现明,袁现宾

    <正> 《药典》中规定的药材用量即法定量。笔者通过巩义市临床医生开处方常用药材用量的观察,举出30种药材常用量和一九九○版《药典》规定量对比结果(见表),并进行分析。发现处方中药材用量普遍比《药典》量高。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1.

    1992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药配方中缺味切勿滥补

    彭晓东

    <正> 《中药材》杂志1992年第1期刊登了“中药配方中缺味现象浅析”一文,更值得深思的是缺味滥补。笔者发现有些基层药房调剂人员在缺味的情况下,未经医生同意就随便补味的现象时有发失,现将增况归纳如下。一、缺味意补前几年一段时间,由于价格和它因,我地白术曾一度脱销。有的药房调剂人员见开有白术一药的处方,都用山药和苍术代之。问其因,美其名曰:白术具补脾燥湿之功,取山药补脾加苍术燥湿代之何而不行。殊不知,白术还具补气安胎之功,如一处方中医生用白术主取其补气安胎,用于胎动不

    1992年07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爽身止痒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贾连朝

    <正> 夏秋季天气闷热,蚊虫较多,被叮咬最为常见。几年来我们为满足临床需求,自制一种爽身止痒液,深受患者的欢迎,现介绍如下。一、处方组成白鲜皮50克,徐长卿50克,龙葵25克,蛇床子20克,樟脑、薄荷脑、水杨酸各10克,脲素20克,96%乙醇650毫升,蒸馏水加至1000毫升。二、制备方法1.将白鲜皮、徐长卿、龙葵精选,炮制合格,制成粗粉与蛇床子共置于适宜的容器内。加80%乙醇80O毫升,密闭浸渍5天(冬季7天),每天摇动3—4次,滤过,合并滤液,为甲液。2.取樟脑、薄荷脑、水杨酸、脲素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待完全溶解后过滤为乙液。

    1992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关于蛇胆川贝液质量标准的一点建议

    姜店春,江风华

    <正> 最近,在检验9批3个厂家生产的批号相近的蛇胆川贝液时,按《江西省药品标准》1986年版检验,鉴别(1)项按标准规定操作,最后置70℃水浴中保温10分钟,颜色变化不明显,呈不明显淡紫色(应逐渐显紫色);又将水浴温度改为75℃或高于75℃,溶液的颜色变化有一个很明显呈紫色的过程,且保温时间超过10分钟,溶液的颜色也稍有加深。所以,笔者认为,为在检验过程中更好地鉴别蛇胆川贝液的真伪,建议鉴别(1)项水浴温度改为75℃,保温时间改为12

    1992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应注意血余炭酸不溶性灰分的规定

    潘翠华

    <正> 血余炭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是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洗,晒干,焖煅成炭。《中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其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作者对本市8个县医药公司的血余炭样品进行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最低为33%,最高为50%,平均41%。

    1992年07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1992年田七市场趋势浅析

    赵胜德,杨福顺,邓明琳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从今年第7期起,增设“信息”栏目。主要报道有关药材的产销动态和市场批发价格动态。欢迎投稿,欢迎提宝贵意见。

    1992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1992年浙贝母、麦冬市场预测

    章关良

    <正> 由于前几年浙贝母收价低,挫伤了药农生产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下降,91年总产量比往年减少20%左右。92年浙贝现有土地面积虽有7000多亩,但实际商品面积仅占3000亩,按照往年单产,今年浙贝总

    1992年07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第六届全国药史本草学术讨论会在杨州市召开

    万来邦,元四辉

    <正> 由中国药学会药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学术会务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药史本草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2~15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地代表80余人。会议入选论文91篇,其中大会交流14篇,从这些论文的整体质量来看,基本上反映我国药史本草研究的最新水平。会上,代表们还就如何加强药史本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如何与医疗生产实践相结合;鼓励中青年专业与非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和培养人材等方面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并提议下一届学术会议应以近代药学史为

    1992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全军第二届中药专业学术会议在新乡召开

    王玉玺

    <正> 全军第二届中药专业学术会议于1992年5月6~10日在河南新乡召开。来自全军的中药工作者5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27篇,涉及到中药房的管理、医院制剂的开发、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药理、临床及新药的研究等多个领域。有些研究达到了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代表们除进行论文交流外,还认真地讨论分析了军队中药的现状,制定了“85期间学会工作重点”,决心利用中药自身优势,促进科研与生产挂钩,与新药研究结合,开创中药研

    1992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茯苓、银花产销分析

    广州市药材公司信息组

    <正> 茯苓全国年需量约1300万公斤,主要产地有:安徽、广西、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等省。90和91年,由于种种原因放松了茯苓的生产和管理,加上91生部分产区受灾,没有完成生产计划。90年全国产量830万公斤,91年产量1100万公斤,年末库存740万公斤。从产销及库存分析看,茯苓供应仍属偏紧。因资金紧缺,如不是人为因素,囤积居其,预测今年茯苓在产新前价格将会稳中有升;新货上市后,价格逐步

    1992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香港市场部分药材价格

    <正> 鹿鞭(新西兰):无节骨,带2料睾丸,每公斤190美元;鹿筋(新西兰):每条长约30厘米,每公斤30美元;鹿尾巴(新西兰):每只重约40克,每公斤550美元;大海子:1500美元/吨;马钱子:750美

    1992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