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锡锦,庞富强,何茂金,胡廷松,宁裕梓,陈国琨
本文对巴戟天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对二~四年生巴戟天的产量,灰份和浸出物作了比较,并进行薄层层析。通过种植密度和施肥试验认为,种植巴戟天的适宜行株距为35×30cm,增产效果较好的肥料为阴阳灰。
1992年09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铁步荣,沈连生,李家实
试验表明,蛭石+砂(1:1)、营养液Ⅲ是西洋参较好的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液,病虫害少,节约耕地,便于管理,三年生参根平均产量与农田配土的四年生参根平均产量相近。
1992年09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志国,吴维春
<正> 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供药用,通称北升麻,具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提中气等功能。主要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野生兴安升麻自然更新较差,幼苗生长缓慢,加之采挖过度,资源逐渐减少。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野生变家种试验,现将栽培技术报道如下。一、兴安升麻的生态习性野生兴安升麻多数生长在半阴半阳的山坡
1992年09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曹继华,周世群
本文报道了河南所产败酱属8种药用植物的分布、资源及其与混乱品种的区别,对进一步合理开发与正确用药及保护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2年09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罗集鹏,李胜华,房志坚,仇良栋
本文报道桑寄生及其混淆品红花寄生、栗毛寄生、锈毛寄生和毛叶寄生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与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1992年09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松林,崔熙,张云燕,姚筱锐
本文对冬葵子和苘麻子进行了系统的形态、组织和理化鉴别研究,为临床区别使用这两种药材提供了依据。
1992年09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志国
<正> 《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茯苓项下规定:“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及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酣渐熔化。”徐国钧主编的《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一书规定:“茯苓粉末遇水合氯酣液粘化成胶冻状,加热团块物溶化,露出菌丝。”采用水合氯醛法,茯苓菌丝溶化速度慢,且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笔者经过实验发现,茯苓粉末遇碘液加热后,其菌丝溶化速度较快,菌丝形态特征明显,便于显微观察,
1992年09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樊绍钵,陈德锋,韩梅,段北野
<正> 龙葵是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为传统中药材之一。本文对其进行了显微鉴定研究,并指出了与《中药志》(第二版)某些有关记载之间的差异。给药检部门提供鉴定依据。一、材料与方法材料采自吉林农大特产系药草园(1991年)。一部分干制为药材,另一部分以FAA固定(用于对照观察)。以上材料均保存于野生植物教研室。以徒手切片法、石蜡切片法制成茎、叶横切片,进行各项显微特征的观察;以撕剥法采取了叶的上、下表皮,以水装片、水含氯醛装片后进行了观察。根据不同要求使用了不同的染色剂。
1992年09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永忠,肖鸣,舒树森,蓝人龙,孙东岩
<正> 江西省位于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环境较复杂,中草药资源丰富,据统计已有2061种,其中中药560种,草药1401种,收购使用中药约300种。由于地区用语及历史沿用习惯的不同,加上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相似等原因,省产中药混收、混用、同名异物、名实不符等情况时有发生。经调查全省所产中药发生过混淆现象的有84种,涉及100余种原植物。目前,有的已纠正,有的仍混淆使用。为了辨别真伪,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笔者选择较常见的混淆中药30种、43种植物来源,列表于后,供医药部门在中药收购鉴定时参考。
1992年09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新,管继顺,李桂柱,魏鋆,石文华
本文通过研究仓虫、微生物及药材含水率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确定最佳中药材养护环境,提出了“分区变工况”的养护方案。经两年多实际应用,证明此方案可行、有效,不但可以防止仓虫及微生物的生长,而且可以保证药材含水率在规定范围之内,较好地保持了药材的色、味、性状等品质指标。
1992年09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静修,王毅
将生巴豆与煮巴豆、常压蒸巴豆、炒巴豆、高压蒸巴豆提取巴豆油后的残渣、油进行性状比较和巴豆油的旋光度、薄层层析、溶血作用、致炎作用等对比实验。为研究巴豆霜制备工艺和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了较客观的科学资料。
1992年09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崔利民,彭爱华
<正> 传统麸炒山药多出现色泽不鲜或有烟熏气味和发黑等现象。笔者采用新法炮制山药色泽鲜。方法是取山药片10公斤,麸皮2公斤,生蜂蜜100g,白酒50ml。炮制前将麸皮、蜂蜜、白酒拌均匀置锅,内,炒至冒烟时倒入山药片不断翻动。用中火炉至山药发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筛去麸皮即可。此法中蜜能增强光泽度,酒能去麸熏之气味,炮制的山药色泽鲜艳均
1992年09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云高,杨建国,王健生,尤卫民
<正> 黄芪中氨基酸成分分析已有文献报道,但对黄芪炮制前后氨基酸的变化至今尚未有报道。为此本文对7种黄芪炮制品中所含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一、材料及仪器药材黄芪由金华医药站提供,经本所王健生鉴定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x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炮制品:生黄芪、蜜黄芪、炒黄芪、米黄芪、盐黄芪、麸黄芪6种炮制品均按《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黄芪炮制项下规定炮制。酒黄芪按《历代中药炮制法词典》(现代部分)黄芪炮制项下规定炮制。
1992年09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范新,杜元冲,魏均娴
<正> 西双版纳引种的阳春砂仁为姜科植物Am-omum villosum Lour.,原产于广东省阳春县,现引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获得成功,并取得大面积的丰产。经分析后发现西双版纳引种阳春砂仁的营养器官—根及根茎、茎、叶中均含有挥发油,且各部分挥发油组分不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实验材料西双版纳引种阳春砂仁的营养器官—根及根茎、茎、叶于1990年3月采于西双版纳允景洪民族风情国。经中国医学科学院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周庆年鉴定为Amomum vil-losum Lour.
1992年09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丙生,陈华圣,许爱华
大黄挥发油对离体家兔十二指肠、回肠及整体小鼠小肠的正常运动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对抗乙酰胆碱(Ach)、氯化钡(BaCl_2)、磷酸组织胺(Hist)引起的痉挛性收缩,每毫升水溶液含0.2mg大黄油能完全阻断100μg/ml BaCl_2的致癌作用。
1992年09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水福
<正> 在植、动、矿物三大类中药中,常用矿物药仅20多种,约占常用中药的5%。但是,由于现行矿物药质量标准不够完善,检测仪器和手段较少,药检及药工人员矿物学知识少、鉴别水平低,致使伪劣现象较严重。从抽检结果和文献报道看,现市售矿物药约有半数多有质量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毒性中药中矿物药有7种,而且一类毒性中药均为矿物药,其混用或误用造成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矿物药的质量问题势必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矿物药的质量现状作一阐述,并提出完善标准之管见。一、真伪问题1.性状相近品种的混用或误用基层单位多凭性状来判别矿物药真假,难免不出差错,因为有些性状近似的矿物药,功效却截然不同。如同为白色、类
1992年09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荣波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_2萃取优越性、对天然产物的溶解特性以及在中草药上的应用前景。
1992年09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靳光乾,刘善新
本文通过对本草文献的研究,认为古代药用栝楼主要是根,少用果实,均称栝楼。后来根、果实、果皮、种子、茎叶才分别入药。现在主要用果实(栝楼)和根(天花粉)。古代作栝楼(根或果)药用的植物主要有栝楼、双边栝楼和王瓜三种植物。现在作栝楼(果实)或天花粉(根)、栝楼仁(种子)药用的植物约有26种。
1992年09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闻人琛
<正> 生化汤是傅青主用于治疗产后的代表方剂,在我院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产科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多少年来全国不少药厂将其制成丸剂,名为生化汤丸,供临床使用。从服用方面看对患者是方便的,但就临床效果看,常遇到药证相符而疗效欠佳的情况。查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剂型选择不当,药物剂量不足所致。为避此弊端,生化汤丸实有剂型改革的必要。生化汤由桃仁、当归、川芎、炮姜、炙甘草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功效。本方根据产后多寒多瘀,产后宜补、宜温、宜行的特点,快速采用生新祛瘀之法,寓生新于补血之内,寓化瘀于温经之内,不以攻伐为主而以温养为旨,使生新不致于留瘀,化瘀不致于损营,故对妇人产后诸证甚宜。正
1992年09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兆佑
<正>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在临床上以上感发热。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为多见。我们应用自制的退热消炎冲剂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处方组成地丁草100g,大青叶100g,鱼腥草100g,鸭跖草100g,贯众100g。共制成冲剂20小袋,每小袋18g。二、制法与质控制法:取鱼腥草、大青叶加水蒸馏,收集挥发性成分备用。残渣与其它药物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为药量4倍,浸泡2小时,煎煮沸后小火约1小时,滤取药液;再加水约为药量3倍,再煎煮,沸后小火约30分钟,滤取药液。合并两次药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约含水30%),稍冷,加2倍量
1992年09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师姣层,张惠菊
<正> 手癣是临床常见的浅部霉菌性皮肤病,有湿热型和血燥型之分。其诱因是内有湿热,外受风邪所致。1980年以来,我科自拟大风子淹浸洗治疗手癣128例(其中湿热型39例,血燥型89例),有效率达96.7%。现介绍如下: 一、大风子液的制备及用法大风子31g(捣),木鳖子31g(捣),地骨皮31g,皂角刺31g,将以上四味药放入容器中,用陈醋浸泡,以醋能淹没手背为度,48小时后,即可使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醋液可随时添加。使用时,将手洗净,擦干,放入药液中浸洗,每次30~60分钟,洗毕,直接用毛巾将手上的醋液擦干即可,每天浸洗1~2次,15天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可痊愈,重者二至三疗程可痊愈。二、典型病例(一)侯××,女,37岁,会兴棉纺织厂细纱车间
1992年09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章记
<正>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编辑的《中药材鉴别原色图谱》(以下简称《图谱》)一书,将314种中药材拍成彩用,正品与假药对比,并描述主要鉴别特征,图文并茂,是一本较好的中药材鉴别书。但笔者认为《图谱》书中对“混淆品”一词使用不当。“混淆品”一词的确切含义在中药鉴定书刊中均未见记载。故名思义“混淆品”应是指使用者、经营者都混淆不清的品种。《图谱》17页“混淆品—紫菜莉”、19页“混淆品—大理菊”是指把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菊科植物大理菊的块根当作天麻出售。种植者、采集者、销售者并不含混,而是有意以假充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三条关于假药的规定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分的名称与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
1992年09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建海
<正> 由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和毫州市药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安徽毫白芍丰产技术及质量研究”科研课题,于1992年4月29日在合肥通过了由安徽省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研究对毫白芍在植物形态、生态、资源、本草考证、丰产技术、产地加工、炮制历史及技术、药材质量、植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考察总结,为发挥地道药材优势及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今后毫白芍的生产发展、加工炮制技术的改进、仓贮、质量控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出口创汇开辟了广阔前景。对振兴
1992年09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坚
<正> 久负盛名的广州中药一广在抓好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注意做好销售工作。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4153.35万元,销售收入4千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82%和42.70%,创建厂以来最高水平,利润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去年以来,该厂抓住有利时机搞好销售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访问客户,收集信息。该厂把“深交友、促销售”作为销售工作的指导思想,广泛与客户交朋友,通过对客户的“感情投资”,以促进该厂的销售及资金回笼工作。尤其注重做好二级站及各大药材公司的工作,发挥国营商业单位主渠道作用。用销售人员的话来说,销售形势不好时要与客户搞好关
1992年09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92年09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目前太子参、黄连、三七、人参、白芍、厚朴等品种商业库存颇丰,估计产新后形势依然不振。▲甘肃武都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三大黄连基地之一,有26个药场2212个专业户,现有黄连种植面积7200亩。▲陕西汉中、安康地区有天麻存土面积7200亩,仅汉中一地今年即可产天麻10万公斤。▲甘肃武都、岷县、岩昌为当归主产地,现有面积5万多亩,今秋可望增产130公斤。
1992年09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当年产:杜仲籽150元/公斤,厚朴籽138元/公斤,黄柏籽60元/公斤,种子供600公斤。杜仲苗邮购每件千株390元,厚朴苗千株680元,黄柏苗千株210元,苗木量大自运优先批发。桔梗籽66元/公斤(下同),北柴胡籽36,板蓝根籽28,党参籽28,黄芪籽38,射干籽60,丹参籽68,防风籽48,三七种220,青贝、炉贝、川贝、伊贝、浙贝种分别为100、180、260、160、80,五倍子籽28。五倍子苗每件千株680元,邮购每公斤另加6元包装快件保价邮资,款到发货。地址:河南省卢氏县潘河尤里卡科技开发部特种药材繁育场。开户:卢
1992年09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江苏兴化市特种生物研究所惠供:藤稔、黑元帅、红南阳、美无核、巨峰等百余个极早、中、晚大粒鲜食葡萄品种苗和新明星、梯旦、索菲亚、美国四季等大果系列草莓及香艳梨、无核梨、软核杏、猕猴桃、特大山楂等珍稀果苗;并供药材品种:半枝莲、猫爪草、太子参和名贵香草胡卢巴及特种蔬菜:玉兰
1992年09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