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期刊封面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1,728,329
今日访问量:120

帮助视频

不同储存因素对益智饮片质量的影响

韩敏;何席呈;吴珊珊;王若男;雷艳;

目的:分析不同储存因素对益智饮片质量的影响,为确定益智及其饮片的储存条件和保质期提供参考。方法:将益智及其饮片置于温度、湿度、光照等不同环境,储存5~90 d,观察其外观性状,测定吸湿率、含水量等,采用GC-MS以萘为内标的半定量方法测定(+)-β-芹子烯、巴伦西亚橘烯、α-人参烯、圆柚酮的含量,多元统计分析不同储存因素对样品质量的影响。结果:益智及其饮片分别在湿度90%、湿度75%、高氧、温度50℃、避光和自然光放置不同时间时,其外观性状出现气味散失、发霉等不同程度变质现象。储存在温度10℃环境时,其外观性状变化不明显,吸湿率和含水量变化较平稳。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益智及其饮片在高湿、高氧、光照、高温条件下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论:益智及其饮片质量受储存因素影响的顺序依次是湿度>氧气>光照>温度,可以在阴凉环境暂时存放30 d代替益智临方炮制,该结果为增加益智饮片的临床使用和制定其保质期提供了参考。

2025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17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三七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汉林;王勇;陈中坚;魏富刚;李娅;刘长英;熊高;

目的:对三七不同种质主要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测定经两个世代种植于同一资源圃的162份三年生三七的9个农艺性状和8个有效成分含量,通过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三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结果:三七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92~2.05,变异系数(CV)为14.61%~47.92%,有效成分含量的H′为1.65~1.96,CV为34.10%~75.67%,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相关分析表明,农艺性状之间或是有效成分含量之间主要表现正相关,而大部分农艺性状与有效成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各性状存在一定的协同性或拮抗性;主成分分析将17个指标可简化为5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反映了各种质资源76.323%的主要性状信息,并利用5个因子建立用于资源评价的综合得分值(F值)方程,通过F值初步筛选出排名前三的种质为Pn151、Pn141和Pn160;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将该群体聚成五类,其中第Ⅳ类和第Ⅴ类分别为三七高品质型和高产型。结论:三七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分析获得可供三七育种的优异种质,为高效利用三七种质资源以及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2025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32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陕西省丹参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拮抗菌的筛选

王莉;王雅竹;段薇薇;林伟锋;韩立荣;

目的:明确陕西地区丹参叶斑病的致病菌种类,筛选对丹参叶斑病有抑制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鉴定明确病原菌种类。采用平板对峙法,对丹参根际土壤活性放线菌进行分离筛选;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生防菌进行鉴定;结合盆栽药效试验评估菌株生防潜力。结果:从丹参叶斑病病叶样本分离病原菌株,经致病性测定明确菌株DY2为丹参叶斑病病原菌。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从健康丹参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株对丹参叶斑病原菌具有显著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DS-29,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浅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该菌株发酵液对丹参叶斑病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2.34%,对丹参叶斑病防治效果为75.64%。此外,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还可促进丹参植株的生长,该处理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陕西地区丹参叶斑病是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浅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 DS-29对丹参叶斑病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兼具促生作用,具有一定研究开发潜力,本研究结果为丹参叶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是实验依据。

2025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3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药食同源的香药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马丽杰;谢小峰;马琼;李卫强;罗彦慧;

药食同源的香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因其天然性和多靶点机制逐渐受到重视。该文通过回顾香药的起源、概念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阐述了香药在降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以及保护心血管健康方面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析典型香药的临床疗效总结了其独特的治疗优势。研究表明,香药中的活性成分,如肉桂多酚、姜黄素和西红花苷等,通过抗氧化、抗炎和多途径代谢调节等作用,有效缓解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管香药在糖尿病辅助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当前的研究仍面临疗效持续性、安全性及成分标准化等方面的挑战。后续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毒理学研究,探索香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长效性及联合用药方案。随着研究的深入,药食同源香药有望成为糖尿病的辅助或替代疗法,并在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健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天然治疗选择。

2025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42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葛根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姚曼曼;马丽亚;张大伟;张雪琳;周玄;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病理机制未明、影响全身多系统的妇科高发病,是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葛根素是一种异黄酮类衍生物,为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降糖、降压、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近年来葛根素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的作用被广泛关注,研究显示葛根素可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性激素、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等多途径、多靶点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对葛根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葛根素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2025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34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新闻公告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