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
天麻产区变迁与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丁铃;周涛;吴桃生;杨昌贵;李旭;熊厚溪;肖承鸿;天麻作为药食两用的热点品种,近年来备受关注,天麻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资料和现代中药资源类书籍,并结合数据库信息和栽培产区及市场调研,对天麻道地产区变迁、资源分布和栽培产区形成及市场产销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天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动天麻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同时也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川续断DaAAC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杨欢欢;徐娇;周涛;胡正平;胥春云;肖承鸿;目的:对川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合成关键酶基因DaAACT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川续断皂苷Ⅵ合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克隆川续断中DaAACT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DaAACT基因在川续断不同组织及低温诱导时的表达模式;构建DaAACT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并异源转化拟南芥,并分析其功能。结果:克隆得到的川续断DaAACT基因全长1 780 bp,编码40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aAACT为稳定的亲水性膜蛋白;DaAACT与唇形科糙苏PuAACT聚为一支,同源性较高;DaAACT基因在川续断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且受低温诱导表达;过表达DaAACT基因能促进拟南芥三萜化合物合成途径中AtHMGS、AtHMGCR、AtSE等基因上调表达,激活三萜代谢路径。结论:成功克隆得到川续断DaAACT基因,DaAACT在川续断的根、低温处理样品中表达量高,过表达DaAACT拟南芥中三萜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上调,表明DaAACT基因具有促进川续断皂苷Ⅵ合成的潜在功能。
双膜覆盖对黄芩生长、生理特性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马斌;包杨梅;牛颖;刘华;王东清;李明;郭兰萍;目的: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双膜覆盖种植技术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芩生长、生理特性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设置5个覆膜穴播处理,包括双层膜覆盖、单层白膜覆盖、单层黑膜覆盖、单层全膜覆盖、不覆膜(CK),测定黄芩药材产量、叶片光合速率、黄芩苷含量等指标。结果:不同覆膜处理均有一定作用效果,其中双层膜覆盖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土壤含水量、黄芩根粗、药材产量、叶片叶绿素a+b含量、净光合速率、黄芩苷含量分别提高83%、141%、284%、43%、125%、24%;叶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50%、33%、51%、24%、26%。结论:本研究表明双膜覆盖能促进黄芩生长、提高黄芩药材产量和质量,为该技术在干旱地区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同施肥处理对药用大黄产量及药材品质的影响
张雨;张佳梁;张军强;龙祥云;曾珍;王学奎;尹昌喜;目的: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药用大黄产量(根茎干重)和药材品质(游离蒽醌及总蒽醌含量)的影响,为提高药用大黄产量和药材品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方法:本试验采用氮磷钾肥配施的施肥方式,氮肥设置四个水平,零氮N0、低氮N1、中氮N2、高氮N3;磷肥设置两个水平,零磷P0、中磷P2;钾肥设置四个水平,零钾K0、低钾K1、中钾K2、高钾K3。其中40%的氮由有机肥提供,60%的氮由化肥提供。氮、磷、钾肥分两次施入。结果:与对照N0P0K0相比,施用一定量的氮、磷、钾肥均能使药用大黄产量和药材品质显著提高。在P2K2处理下,药用大黄产量和药材品质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多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N1水平最佳。在N2P2处理下,药用大黄产量和药材品质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多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K2水平最佳。在所有处理中,N1P2K2增产提质的效果最佳;与对照N0P0K0相比,N1P2K2处理药用大黄产量提升了51.70%,游离蒽醌总含量提升了36.51%,总蒽醌含量提升了54.40%。结论: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可显著提高药用大黄的产量和药材品质,N1P2K2处理的增产提质效果最佳。
化学计量学结合指纹图谱评价养脾润肺膏的质量
吴旭安;李强;刘申申;陈煜;目的: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养脾润肺膏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COMSOMIL C18(150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5 nm,流速为0.35 mL/min,对16批养脾润肺膏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对其中的8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养脾润肺膏的指纹图谱方法可靠稳定,16批养脾润肺膏的相似度>0.910;8个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100.63%,RSD为0.26%~1.51%;甘油三亚油酸酯、甘油三油酸酯的平均含量较高,可作为控制养脾润肺膏质量的潜在成分。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评价养脾润肺膏的质量,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马钱子水提物调节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自噬减轻大鼠类风湿关节炎
杨少祥;周子朋;马俊福;孟庆良;范围;王琳;杨天雨;目的:探究马钱子水提物能否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自噬,从而减轻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马钱子水提物组、马钱子水提物+Compound C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并比较关节炎指数(AI);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中Beclin1、LC3Ⅰ、LC3Ⅱ、p62、AMPK、p-AMPK、mTOR、p-mTOR、ULK1、p-ULK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和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及膝关节滑膜组织中p6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膝关节滑膜组织明显损伤,胶原纤维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自噬小体数量减少,膝关节滑膜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pAMPK/AMPK、p-mTOR/mTOR、p-ULK1/ULK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马钱子水提物组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和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及膝关节滑膜组织中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膝关节滑膜组织病变明显改善,自噬小体数量增多,膝关节滑膜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p-AMPK/AMPK、pmTOR/mTOR、p-ULK1/ULK1水平显著升高(P<0.05)。Compound C可逆转马钱子水提物的作用(P<0.05)。结论:马钱子水提物能通过激活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促进自噬,从而减轻大鼠类风湿关节炎。
越冬期低温量对蒙古黄芪药材品质的影响
王晓飞;吴青松;刘星雨;肖宇;刘淑霞;郑歆然;徐海军;目的:探索越冬期低温量对蒙古黄芪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大庆地区设置试验地,利用越冬期低温对蒙古黄芪设置不同程度的低温量,共5个梯度,-140(DW1)、-280(DW2)、-420(DW3)、-600(DW4),未进行低温处理的为CK(DW0),分析不同梯度低温量下黄芪药用成分含量及组织结构的差异,明确提升蒙古黄芪药材品质的合适低温量。结果:随着低温量的增加,蒙古黄芪干燥根中黄芪甲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粗多糖含量大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隶属函数得出,DW2处理药用成分综合积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刺芒柄花苷含量增幅最大,其次是粗多糖含量。低温使蒙古黄芪根系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韧皮薄壁细胞宽度增加,周长变长,导管稀疏,当低温量达到-600(DW4)后,低温量虽增加,但处理后期温度已上升,组织结构开始恢复,此种变化有利于蒙古黄芪药用成分积累。结论:越冬期低温能够提高蒙古黄芪根系药用成分含量,低温量为-280时,对提高蒙古黄芪药材品质效果最佳。
基于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的酸枣仁及其伪品的鉴别研究
王菲;王梓琴;罗梦娣;唐胡莹;刘蕊;唐旭东;目的:建立特征图谱和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酸枣仁鉴别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通过AgilentZORBAXEclipsePlu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4、335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建立酸枣仁特征图谱,同时测定其中7个成分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对酸枣仁与理枣仁、枳椇子进行鉴别分析。结果:酸枣仁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50,标定15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了9个成分,分别为葛根素、木兰花碱、斯皮诺素、烟花苷、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除木兰花碱和白桦脂酸外的7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33%~103.82%,RSD为1.18%~3.9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仁与理枣仁、枳椇子质量差别较大,所测7个成分是区别三者的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特征图谱与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可靠,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为酸枣仁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曦;张丽宏;王晓晓;杨雯;金玉青;吕光华;当归具有治病、防病、保健等多种用途。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归含有苯酞类及其二聚体、酚酸类、多糖、黄酮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当归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机体的造血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具有药理作用;其主要生物活性包括造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抗辐射、抗肿瘤、镇痛、调节平滑肌以及对脏器的保护作用。本文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当归的临床应用和人们日常生活保健、药品及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桂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许源;宿树兰;王团结;段金廒;王振中;桂枝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系列以桂枝为主药的经典方剂。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文献,对桂枝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桂枝中主要含有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抗病毒、利尿、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降压、解热、解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等多种药理活性。为桂枝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依据与参考。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曦;张丽宏;王晓晓;杨雯;金玉青;吕光华;当归具有治病、防病、保健等多种用途。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归含有苯酞类及其二聚体、酚酸类、多糖、黄酮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当归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机体的造血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具有药理作用;其主要生物活性包括造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抗辐射、抗肿瘤、镇痛、调节平滑肌以及对脏器的保护作用。本文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当归的临床应用和人们日常生活保健、药品及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桂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许源;宿树兰;王团结;段金廒;王振中;桂枝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系列以桂枝为主药的经典方剂。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文献,对桂枝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桂枝中主要含有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抗病毒、利尿、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降压、解热、解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等多种药理活性。为桂枝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依据与参考。